2009年10月24日星期六

濰水之戰


我認為韓信是中國歷代以來是最出色的軍事家,他的經典戰役總能令人回味無窮,可堪為藝術。以前我也分享過他那經典的井徑口背水一戰: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Chui-Cup/article?mid=9510
出色的軍事家都能掌握對手的心理狀態,並運用適當的戰術,這是十分重要。不過更重要的是天時地利人和,很多事情的結果,在鬥爭之前已有很多因素潛伏,並產生作用,作為優秀的主帥,當能利用各種因素為自己創造勝機。
今天講這個戰役,是楚漢鬥爭的轉捩點,但據我觀察,歷史書總是對這戰役輕輕帶過就算,可能是史料有限吧。這就是濰水之戰。
當時楚漢之爭正值勢均力敵,相方在主戰場滎陽、成皋相持不下。漢軍另一路主將韓信和張耳在井徑口一戰後,已滅趙國。漢王令張耳守趙國,派韓信為主將、曹參和灌嬰為副將,領兵進攻因為內亂以及被楚軍攻擊而致實力太為削弱的齊國(雖然是實力減弱,但還是有一定的力量)。因為若攻破齊國,那就能進而攻擊楚國的大後方,成包圍之勢。再者齊國物資豐厚,得到齊國會令軍力大增。
漢王一面派韓信攻齊,另一方面派說客酈食其勸齊歸順。齊國答應歸順,可是韓信卻違背兩國信約,趁齊國守備鬆懈時,引兵速渡平原,攻入首都臨淄。
說到這裏,不少人認為韓信攻齊出於私心。我不否認韓信可能的確有私心(領幾萬雄師卻不及一個說客的三寸不爛之舌),但我認為這最有可能是漢軍的計劃。因為若然漢王一心想說齊歸順,完全沒有理由事先不令韓信停止攻擊。再想深一層,破齊是最合乎漢軍的利益。始終,齊國田氏之前叛楚早有前科,他們的歸順實在非常之信不過,即使齊國歸順並表面上同意一起攻楚,田氏也甚有可能不聽漢王號令。話雖漢王亦有顧忌韓信滅齊後會坐大勢力而失控,但是有心腹曹參和灌嬰監視和牽制的韓信,始終是較易控制。
韓信趁這難得機會揮軍直插齊國心臟(若非如此,齊國防線嚴密,要破齊國絕非容易,也要耗用很長的時間),齊軍不及防備四散而逃。韓信攻下臨淄後,派曹參和灌嬰掃盪附近的殘餘勢力,自己立即派兵追擊逃去高密的齊王田廣。由於漢軍分兵剿滅齊國殘餘勢力,主力不強,韓信和齊軍隔濰水對峙,等待曹參和灌嬰會師以及呂澤的援軍。另一方面齊王田廣則向西楚求救,西楚派大將龍且和副將周蘭領兵號稱二十萬去救援。
龍且大軍和齊軍會師後,立刻就要攻擊韓信。不少史書都寫龍且狂妄自大,輕視韓信,急於立功,所以求戰。但我認為實際可能並非完全是如此。因為若然龍且深溝高壘閉門堅守,並且派說客令齊舊地殘餘勢力反叛漢軍,莫說成功的機會不是很大,拖延了時間給漢軍慢慢消化齊國鞏固實力,再者,即使成功也不合乎西楚的利益。西楚要親自用兵奪得齊國,那才能將齊國牢牢控制,若然齊國靠自己力量就能復國,那就和之前一樣,無法控制齊國,只能乾為他人作嫁衣裳。
韓信當然明白此理,齊楚聯軍想主動出擊,對軍力較少而又未站穩陣腳的漢軍那實在是求之不得。韓信令軍士造沙包堵截濰水上游,令濰水下游清淺。剛好那時正值十一月份的冬天,濰水處枯水期,河流乾涸是常有的,更令長處當地的齊楚聯軍毫無懷疑。
韓信領軍由濰水西岸涉水直接渡河攻擊駐紮東岸的齊楚聯軍。龍且以為「軍半渡可擊」,引兵攻擊渡河中的漢軍,韓信詐敗,引兵逃回濰水西岸,龍且身先士卒引大軍渡河追擊。待龍且前部渡過濰水,漢軍放開上游沙包,河水直流而下,將龍且的楚軍截成兩半。楚軍大亂,韓信引軍回戰龍且,大敗西岸楚軍,曹參、灌嬰擒副將周蘭,東岸楚軍士氣盡失,向南而逃。韓信抓著戰機,立即回渡濰水,一直追擊至城陽,擄齊王田廣、守將田光、田章,曹參引軍東進平定膠東的田既,灌嬰則西進擊破自立為齊王的田橫,漢軍大獲全勝,盡得齊地。
濰水一戰,漢軍殲滅西楚一支重要的有生力量,奪得齊國這個戰略重地,楚軍大後方暴露無遺,由此漢軍得到了絕大優勢。楚項羽深感極大威脅,只好派說客游說韓信自立為王三分天下,可見此戰役何等重要。
韓信的戰術固然優秀,他的成功,更重要是在最佳的時間,在最佳的地方和這求戰的對手作戰,實在事半功倍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