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3月3日星期六

Van K. Tharp 關於交易系統的偏見

自己是成功關鍵的要素:

  • 通常只有能夠獨立思考、獨立行為的投資人,才能真正賺錢。
  • 交易成功源於自我控制
    • 多數成功的交易者,成功仰賴風險控制,而風險控制有違人性,需要顯著的自我控制。
    • 多數成功投機交易者勝率不高,大約 35-50%之間。他們之所以成功,並非精確預測價格走勢,而是他們於成功的交易中的獲利遠超交易失敗時的損失,這也需嚴格的自我控制。
    • 成功的保守型、逆向投資人,要抱與群眾相反的觀點,保別人不敢做的操作,要具有耐心去等待適當時機,需要嚴格的自我控制。
  • 一些具經驗的交易者認為成功因素,心理層面佔60%、資金管理佔 30%、交易系統佔 10%。 

影響交易系統發展的偏見:
  • 以遍概全:看到某些資料(例如圖表型態)就想當然進行判斷,並無考慮機率的問題,即沒有考慮交易訊號所預測之結果發生的機率。
  • 樂透偏見(Lotto Bias):投注者以為可以自行挑選號碼,就可以對結果的產生有若干的控制力。例如用幸運號碼買奬券,以為可令自己增加中奬機會。在市場交易,很多交易者用系統產生進場訊號,根據訊號建立部位後,就可以控制賽果,但實情是進場後,巿場的發展根本無可預料,若無出場、其他應對策略,根本不算是一個系統。進場訊號其實是交易系統構成部份之中,最不重要的一項
  • 小數法則:很多人根據少數的特殊案例歸納出價格型態、買賣策略,而高估交易系統的實際效用。
  • 保守偏見:一旦抱持某種交易構想,就不能體認、看不到相反證據,只能看到支持持定構想的少數案例,而看不到相反案例。
  • 隨機偏見:認為各種現象都可以解釋和預測,到處尋找那些根本不存在的型態。同時,又低估價格極端變動事件的發生機率,結果承擔過高的風險。
  • 需要了解的偏見:以為自己需要對某種行情發展,要有一種理論和劇本去解釋,實則這些「解釋」根本毫無根據。
影響交易系統測試的偏見:
  • 自由度偏見:每個系統設定的參數或指標屬一個自由度(例如移動平均線可選擇用10天的,或可用 20天的),很多人以為交易系統包含的技術指標數量愈多(即自由度愈高),而愈能套入歷史價格(能玩弄的參數和指標愈多,愈能使歷史數據績效提高),就愈優秀。但不幸地,測試過程套入歷史資料程度愈高,那就愈不可能重覆歷史的績效
    • 最佳化程序如果執行過火,會產生無意義的系統:運用歷史資料百發百中,通常在實際巿場運用無法發揮預期功能
    • 應該要做的是去了解交易系統根據的概念,愈了解就愈沒必要做歷史測試。
    • 建議應要想像巿場各種可能發生的誇張情節,預想應對策略。
  • 運用事後資料的錯誤:例如用收市價、或即日最高價這些事後才知道的資料,去設定即日進場的訊號,但其實交易之時並無此等資料。
  • 沒有足夠保障的偏見:很多交易者的部位規模都不足以防範短期內可能發生最差的情況。任何值得一試的交易或投資方法,都必須提供足夠的保障,使我們禁得起不利市況的衝擊。

影響交易系統應用的偏見:
  • 賭徒謬誤:價格連續上漲就會期待下跌,連續發生3、4筆失敗交易之後,以下下一筆交易成功的機率提高,甚至是大贏家。
  • 獲利保守但損失冒險的偏見:即賺錢時怕獲利消失,即使系統沒沽出訊號都急急平倉,但輸錢時有沽出訊號卻繼續等。「盡快獲利了結,聽任虧損持續發展」
  • 當下部位必須成功的偏見:行為同上,動機會證明自己當初的判斷和預測為準確,尤其是公開的預測。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