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7月1日星期日

2018 首半年總結(1-Jul-2018)


先看下圖,對比美股三大指數:納指、標普500、羅素2000指數,由2011年9月至今回報。

納指、標普500、羅素2000 七年回報比較

納指和恒生指數七年比較

現在的問題是,回報的指標 (benchmark) 要用什麼?道指不用多講,其代表性已不復存在。沿用標普 500 指數?還是用更能代表新時代的納指?以我看來,benchmark 的精神在於,如果我將錢放在一個可投資的股票指數,什麼都不做,回報會否比積極操作 (active trading) 優勝。以納指這 20年來經歷過兩個極端的榮枯相生周期 (George Soros boom and bust cycles)來算,表現如此出色,用作回報指標,當之無愧。當中背後的理論,例如新經濟與舊經濟交替,什麼才代表股票投資市場等理論,當然我也有自己看法,但無謂在此深究。

第二幅圖是納指和恒指比較,七年來回報納指領先恒指 160%(連標普500 都領先恒指 88%)。由 1997年開始計,儘管有 2000-2001年的科網泡沫爆破,納指回報仍領先恒指 400%,以指數回報差來講,極之巨大。中美市場實力和活力之差距,非常明顯。如果有一筆錢做被動投資,選一個指數來買,選擇亦都好明顯。

納指由1997年與恒指比較

以前買賣股票佣金高,亦麻煩,但隨時代進步,尤其在互聯網年代,網上交易,不單止世界零距離,佣金亦超便宜,操作介面功能亦佳。香港本土經濟 70-90 年代的高速增長期已過,而來港上市中資企業,質素高的實為小數,企業管治、造假的問題嚴重。故本地投資者,就算做被動投資,也理應放眼世界。做主動投資,佣金不再是大問題,亦可預先設定指令(五花百門的指令都有),就算美股在睡夢中開市,亦能操作自如。

當然,人就係懶和貪,人性永遠不變下,又有以下問題:

  • 主動操作的投資能否戰勝被動投資?
  • 半被動操作能否在相對少付出而獲得比以上兩者更佳的回報?
我再寫這個 blog,其中一個重要目的,就是尋求以上問題的答案。

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之間是一個光譜 (spectrum),由最被動的,買入指數然後死牛持有數十年,然後是主動一些每月檢討操作的 GEM 系統,到再主動一些的 MTUM + Zweig 4+10/30 系統,最後到頗為主動的 CUP6ETF系統。

仍然要討論主動投資的必要,除了貪之外,最重要就是解決下行風險(downside risk)的問題。重要的例子:如果我有一筆錢由 1998年 開始投資,死牛不放十年,到 2008年突然等錢用,然後發現,十年後竟然沒有回報。另外,有一個時點到將來某一個時點,我如何知道一定會上升?一定不會下跌?我舊作就用了日本90年代股市之例。認真說,我怎會知道當前的納斯達克指數不會是 90年代的日本股市?

GEM(Global Equities Momentum) 系統提供了一些方法,減低了被動投資下行風險,同時結合了一些動能投資、全球投資的概念。每月操作的問題是敏感度太低,由於股票在次級調整 (Dow's Theory 的 Secondary correction)跌勢通常好急,而我們亦不能事前知道那是一個次級調整還是熊市,從而進一步減低下行風險以達到更佳回報,MTUM 系統的每週檢討和配合 Zweig/Stan Weinstein 的簡單測市系統,希望可以進一步解決這一問題。另外,假如再花多一點時間的 CUP6ETF 呢?能否有更好表現?

GEM系統今年表現沒怎麼值得一提的地方(除非閣下的回報負得較多,或者投資港股),GEM屬長線系統,以半年的表現評價有欠公允。

MTUM 這半年連標普都不能跑贏,的確令人失望。更主動操作的 CUP6ETF 反而做得好些,由 2月5日開始計,目前回報是 +2.8%(同期納指是 +3.72%、標普500是 -1.58%)。最大 downside CUP6ETF 是 -3.9% (納指是 -6.4%、道指是 -6.5%)。其他一些內置動能選股的ETF,包括 IBD 50的 FFTY、甚至一些內置閃避熊市功能的ETF,回報亦不特別傑出。(Market Wizard 之一的 David Ryan 剛推出的ETF code: EASI 聲稱具上述功能,發行不久都難逃跌市) 。似乎更精挑細選的主題動力ETF 組合更能跑贏「內置」的動力ETF,而 downside 要比完全被動投資穩定,則要另設指標操作。 Zweig 4+10/30 系統似乎能解決部分問題,它比 GEM 的那種對比一年動能,或者一些市面聲稱具防守性的 ETF 那種用 200天平均線作轉換原則的做法較為敏感,亦沒有 IBD distribution/follow-through days 或 Kacher MDM 那樣過敏而有太多假訊號。根據有訂閱 Kacher MDM (Market Direction Model)的朋友告知,MTUM 和 CUP6ETF 都明顯跑贏 MDM。當然,要知實效,還需更長的時間。

動力投資再配合相對低的下行風險,是戰勝市場的關鍵,而我交易的方向一直根據這個原則來完善。一直以來,我閱覽大量投資類書籍,由葛拉漢、巴菲特到Jesse Livermore、Richard Wyckoff、奧尼爾,再去到 day-trading、swing-trading 等,技術分析由傳統 tape-reading、chart-pattern,到technical indicators、陰陽燭、波浪理論諸如此類都學過,經過一輪「斷捨離」的過程後,最適合自己而又恒之有效的,是由 Jesse Livermore、Richard Wyckoff、William O'neil 體系建立出來的一套投資理念方法。這套方法近十年由 Morales & Kacher、Mark Minervini 接力改良和提倡,這兩個團體現成的書都有大約 6 本,提供了非常淺白易明的方法基礎。

個股的交易要大量的精神和時間投入,並非每個人都適合,當然做得好的話,成效會比被動投資高得多,否則有誰會去做?要做得好,有學習的過程,根據 Mark Minervini 之前的訪問,他要花 6年時間不斷操作,才開始有良好的回報。如本欄左上角的曾國藩箴言所講:第一要有志,第二要有識,第三要有恒,三者缺一不可。

2018年這種 whipsaw market 最值得講「恒」。假如風格是做中線趨勢投資的話,今年是極之挫敗的一年,據我觀察,多數都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回報。好多人遇到挫敗就轉新的方法,或者搜尋另類的方法,又或者在死牛和轉身之間搖擺不定。但其實一套技藝要多年的磨煉,才能運用得當。要知道真正的弱點所在,一定要具備恒心,不停記錄自己的想法和做過的交易,定時回看自己每筆賺錢或蝕錢的交易,做些總結,然後修正和改善。這過程重覆數十至幾百遍,並持之似恒,自己的觸覺、能力、耐心等等,都會不自覺提升,而同一套方法和理念,即使並無改變,回報亦會有所改善。好多交易者都會自我檢討,但如果檢討的方法不對,只會弊多於利,年復一年,並無寸進。

我絕不會做什麼展望或預測,而我的看法並不會影響市場,正確的態度應是觀察市場,由市場告訴我要做什麼。例如造淡的 setup 出現遠多於做好的,而造淡賺錢易於造好,即市場告訴我那是個熊趨勢,如此類推。最重要是,自己有沒有持之似恒,保持平靜的心境去細心觀察市場。


動力組合 (Since 2 Jan 2018):
  • GEM:-0.3%
  • MTUM + Zweig 4+10/30: +2.03%
  • CUP6ETF (Since 5 Feb 2018) : +2.8%
  • Reference: SPY (SP500 index) +2.52%, QQQ (NASDAQ index) +10.62%, VTI (US total equity) +3.17% 


GEM:根據GEM系統,繼續持有 SPY

MTUM+Zweig 4+10/30: 
  • 繼續持有 MTUM。

CUP6ETF (since 5-Feb-2018):
  • 繼續持有 PSCH、PTH、CIBR、ARKW、IBUY。週一開市買入 ETFMG Prime Mobile Payments ETF(IPAY)。



後記:投資方法的斷捨離
由於孩子不斷長大,家裏空間不夠用,早前被迫清理家中書櫃,真的要實行「斷捨離」,否則開多個迷理倉都不夠用。以投資書計,真的藏了不少書。以前抱住「將來可能會讀返」、「將來可能有用」的心態,什麼都儲藏起來。當我發現自己在批評太太過多衣衫鞋襪之餘,原來自己也好不了多少,於是下定決心身體力行,執行斷捨離,立下榜樣。

舉些例子:巴菲特相關的書藉,除了英文版的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,全部捨棄;葛拉漢的兩大巨著都捨棄(反正將來要看的話,到圖書館借就好了);以前好推崇 Pat Dorsey 的書都捨棄;Philip A Fisher 的 Common Stocks Uncommon Profits 捨棄;Ken Fisher 的書除了 Super Stocks、The only 3 Questions that Counts、 The Wall Street Waltz 外全棄;Templeton、Jim Rogers 吹捧新興市場和所謂商品投資的書全棄; John Bogle 的 Common Sense Investing 捨棄; Trader Vic 第二集捨棄;其他分析時局的書都捨離;港版的書除好友贈送的書及美股隊長手冊外全棄(抱括林森池、東尼的書全棄;黃國英那本《決勝在期權》有留起,並非因為內容,而因書的文筆佳亦好親切,和其他書不同)。

當發現有些書的邊有發霉,更加了解這些書真的十年沒有再看。同樣質料的書,有常看的絕無此現象,例如 Nicholas Darvas 的 《How I Made $2,000,000 In The Stock Market》、William O'neil 《How To Make Money in Stocks》、Gerald Loeb 《The Battle For Investment Survival》、Edwin Lefèvre《The Reminiscence of Stock Operator》、Lars Tvede《The Psychology of Finance》、Market Wizards 系列等就歷久常新,沒有蟲沒有霉。在捨棄雜物的過程,反省自己和更了解自己。

投資的方法上,自己在金融海嘯後已完全放棄做個股的基礎分析(任何做法都一樣,完全不懂和透徹地懂多數沒殺傷力,半桶水、似懂非懂最危險),確當的基礎分析超高難度,亦無法敵得過內線人,散戶投資者完全沒有任何優勢。Technical Indicators 除了最簡單的 ATR計算和 RS line 外,基本上捨棄。最近亦開始嫌陰陽燭雜訊過多開始捨棄。傳統道氏理論在實際操作上開始捨棄,並非道氏理論有問題,而是它在 30-60天操作中意義並不太大,這亦簡接解決了好多人爭辯牛市熊市影響操作的問題。Business Cycle 的分析捨棄、經濟數據的分析捨棄、不同市場包括股票外的 Correlation 大致上捨棄、Top Down 主觀分析捨棄、大部份新聞的接收捨棄(只留意訊價背馳作環境證供)。

將佔據注意力的東西大幅減少後,才有更多時間專注在對我回報影響最大的東西,例如領導股和 watchlist 股票的走勢和setup、分析以往自己的交易日記、trading pattern、risk management technique、買賣技巧和時機等,然後表現不斷改善。而在決定放棄某些東西的過程中,反省自己當下所需和缺點的關係,從而更加了解自己,少走歪路。

最後一提是為何我不喜歡股票做「長線投資」。最大問題是難於驗證成效,而一旦出錯,並無修正空間(例如我投資了5-7年,甚至 10-20年才知道仆街,那如何去修正?);亦由於投資宗數少,亦好難驗證成功與否是靠運氣還是眼光;無法解決這個問題,股票長線投資仍欠說服力。

5 則留言:

  1. 有無咁岩,我岩岩都睇完斷捨離呢本書,不斷扔書中。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多謝Cup兄的詳細分享。我近年的投資領會還是回到老師當年的"長渣優質股才是投資王道",但要解決的問題是;第一要辨出真正的優質股,老師當年的國壽及尚德根本是笑話、第二是掌握當中的買賣技巧及時機,尤其是即使是優質股,在某些位必須要沽出部份以套現,這個亦是為什麼我明明買中優質股,但投資回報未能大幅跑羸的原因

    回覆刪除
  3. 這個正是香港和美股的最大差異,也是為什麼有人覺得"長渣優質股才是投資王道"在香港唔work

    港股中,能稱為真正優質股的可能不過十隻;700, 1299, 2382, 345, 66, 823 (領展及港鐵還不過是香港獨特政策背景產生下的壟斷怪物)除此以外,實在難想到盈利可長期保證高增長的股份

    反之美股,優質持續高增長,並有企業護城河的企業隨手找來一大堆,e.g. Facebook, Microsoft, Google, Netflix, Amazon, Disney, Nike, SalesForce, Nvidia, Twitter, etc。所以難怪逾來逾多blogger 轉戰美股

    回覆刪除
  4. 我和Cup Sir的投資理念有相同也有相異之處。雖則我的網誌沒多談基本分析,但仍是我選股的重要部份。我反對完全放棄對個股的基本分析。基本分析有很多層面,要drill into financial figures對一般投資者根本無可能,但稍微做一些功課,要搞清Amazon, Netflix, Disney, Apple, Nike etc等的投資主題及盈利催化劑絶不困難。

    反之,內銀內房內險水泥等,我唔敢話識睇也不想花太多時間鑽研,說實在投資了這麼多年,對這些中國股票的投資故事實在厭倦

    回覆刪除
  5. 最後,即使我目前以美股為主,但也是集中投資大名氣的美國公司。我曾套用IBD50或類似的工具找一些中小市值美股買賣,但總的來說不太理想,墮入技術陷阱機會也高。說到底,中小市值美股也要面對認知障礙的問題,且龍頭企業繼續做大做強應是一個企業生態定律 (e.g.Under Armour前一陣子還被寄望成Nike的挑戰者,但最後還不是由Nike領前行業)

    回覆刪除